二月六日參加了馮永基(Raymond)為他新書舉辦的圓桌聚會,聽到許多充滿誠意的年青建築師的心聲,感受到這一代面對的挑戰與迷惘,更看到Raymond 的魄力,深感慚愧,他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他已在藝術界成名,仍努力不懈,每天由西貢來到他在灣仔的工作室創作。我2014年離開希慎之後,開了 建築設計同人志ARSPIRE這個網志,堅持每月在PMQ開聚會、寫網誌,維持了二十多月後,卻因工作開始忙碌而停止了。正藉今年是自己「登六」之年,可真要提起把勁,再藉這個網誌盤點一下過去,方知餘生何去何從。
在Raymond studio 一個嚴守社交距離的圓桌聚會 |
再拾筆寫網誌,在想,該寫甚麼? 現在自己又在攪甚麼呢? 默默地在建築及策展行業中掙扎,(在這行業,資深不一定是好處,有空日後再談),時而做吓藝術,時而攪吓文創品牌,還不認老,學人臨老入科叢,攪科創,(好聽的叫做斜槓族,難聽的叫做不務正業),身份認同上真的有點困難。我想我最終會這樣形容自己,我是一個"很愛工藝及設計的建築師"。說到底,建築師還是我的主要身份,其他的,不少都是因昔日下海後,無所事事,貪玩「一時不小心攪大了肚子」,又捨不得放棄,要繼續把這些誕下來的小孩養育成人吧了。
說回建築,我一九八六年在香港大學畢業,畢業論文論証的是四度空間的建築,找了個體積受限的地塊,建一個社區中心,大玩時間如何分段使用(time sharing),做了一個沒有甚麼造形的設計,(當日時間控制不好,最終交的時,模型真的連一片立面也沒有)。今天看來,這想法已不是甚麼新鮮事物,但在一個用針筆畫圖,用尺畫每條線的年代,倒是挺前衛的。
1986年的畢業論文-四度空間的建築 |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發現自己不少所學的、創作的、實驗的,原來都可以追溯到這份對香港高密度建築的興趣和欣賞。
受到Raymond 的啟發,我又何不將所學所想的,和其他人分享呢? 總比把這些知識和經驗帶進棺材好。我名題為「小建築 大自然」-香港給世界的十堂課 Build Less to keep more nature- 10 lessons from Hong Kong Architecture. (是不是十堂我還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如果多過十,寫也沒甚麼意思,那只是代表自己未曾把思想提鍊,說的許多都是廢話,真是明白的人,就可以說得很簡單,就如Einsterin 所說的)。
想寫的實在太多了,但深信「書不在厚、有料則明」,必須要用心組織一下,務求說得深入淺出。借這個網誌起草稿,他日如何整合發表再算,可能不是傳統的書,更想是一個虛擬實境(VR) 的網絡,(我的科創EasyVR在籌劃一個全民參與,名為齊境網WeR Web的東西),也可以是一個YouTube 頻道、一套動漫或電影。
我想內容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欣賞香港建築的另類角度,說其因果,和要做這類建築的技巧和知識;另一類是不針對任何建築類型,如何做出不浪費、好的建築,能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一點竅門。最終,只希望能把多年來所見所學的,集結成一些可以重複使用的「武功」。
搔首弄姿以外的建築武功 Architecture beyond form
學懂虛則實之,做出「隱潛」建築
學懂內藏乾坤,做出「口袋」建築
學懂雜疊羅漢,做出「便當」建築
學懂躍飛騰空,做出「浮懸」建築
「會看」才會做出「好看」
「則」是這樣「鍊」出來的
建築領導學
建築是建出來、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