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Wednesday, February 16, 2022

小建築 大自然 Build Less For More Nature

二月六日參加了馮永基(Raymond)為他新書舉辦的圓桌聚會,聽到許多充滿誠意的年青建築師的心聲,感受到這一代面對的挑戰與迷惘,更看到Raymond 的魄力,深感慚愧,他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他已在藝術界成名,仍努力不懈,每天由西貢來到他在灣仔的工作室創作。我2014年離開希慎之後,開了 建築設計同人志ARSPIRE這個網志,堅持每月在PMQ開聚會、寫網誌,維持了二十多月後,卻因工作開始忙碌而停止了。正藉今年是自己「登六」之年,可真要提起把勁,再藉這個網誌盤點一下過去,方知餘生何去何從。

在Raymond studio 一個嚴守社交距離的圓桌聚會

再拾筆寫網誌,在想,該寫甚麼? 現在自己又在攪甚麼呢? 默默地在建築及策展行業中掙扎,(在這行業,資深不一定是好處,有空日後再談),時而做吓藝術,時而攪吓文創品牌,還不認老,學人臨老入科叢,攪科創,(好聽的叫做斜槓族,難聽的叫做不務正業),身份認同上真的有點困難。我想我最終會這樣形容自己,我是一個"很愛工藝及設計的建築師"。說到底,建築師還是我的主要身份,其他的,不少都是因昔日下海後,無所事事,貪玩「一時不小心攪大了肚子」,又不得放棄,要繼續把這些誕下來的小孩養育成人吧了。

說回建築,我一九八六年在香港大學畢業,畢業論文論証的是四度空間的建築,找了個體積受限的地塊,建一個社區中心,大玩時間如何分段使用(time sharing),做了一個沒有甚麼造形的設計,(當日時間控制不好,最終交的時,模型真的連一片立面也沒有)。今天看來,這想法已不是甚麼新鮮事物,但在一個用針筆畫圖,用尺畫每條線的年代,倒是挺前衛的。

1986年的畢業論文-四度空間的建築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發現自己不少所學的、創作的、實驗的,原來都可以追溯到這份對香港高密度建築的興趣和欣賞。 

受到Raymond 的啟發,我又何不將所學所想的,和其他人分享呢? 總比把這些知識和經驗帶進棺材好。我名題為「小建築 大自然」-香港給世界的十堂課 Build Less to keep more nature- 10 lessons from Hong Kong Architecture. (是不是十堂我還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如果多過十,寫也沒甚麼意思,那只是代表自己未曾把思想提鍊,說的許多都是廢話,真是明白的人,就可以說得很簡單,就如Einsterin 所說的)。


想寫的實在太多了,但深信「書不在厚、有料則明」,必須要用心組織一下,務求說得深入淺出。借這個網誌起草稿,他日如何整合發表再算,可能不是傳統的書,更想是一個虛擬實境(VR) 的網絡,(我的科創EasyVR在籌劃一個全民參與,名為齊境網WeR Web的東西),也可以是一個YouTube 頻道、一套動漫或電影。

我想內容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欣賞香港建築的另類角度,說其因果,和要做這類建築的技巧和知識;另一類是不針對任何建築類型,如何做出不浪費、好的建築,能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一點竅門。最終,只希望能把多年來所見所學的,集結成一些可以重複使用的「武功」。

搔首弄姿以外的建築武功 Architecture beyond form  

學懂虛則實之,做出「隱潛」建築

學懂內藏乾坤,做出「口袋」建築

學懂雜疊羅漢,做出「便當」建築 

學懂躍飛騰空,做出「浮懸」建築 

學懂點中要害,做出「穴位」建築 

學懂算盡時機,做出「軟件」建築  

建築的基本武功 The skills of architects

「會看」才會做出「好看」

「則」是這樣「鍊」出來的 

建築領導學

建築是建出來、築出來的




學懂雜疊羅漢,做出「便當」建築

混雜的「便當」建築 Bento Architecture 

為方便携帶,多層便當盒,把各式飯餸疊起來,傳統的多寶盒、旅行箱,把許多種東西拼湊整合成一個箱子。

要善用城市空間,疊加、整合的能力很重要。疊高了,同時也帶來了在熱帶森林中,高樹可以居高望遠、有更多的朝陽機會。高樹不時成了許多其他寄生植物和生物,有些互不相干,有的郤產生協同效應,做到雙宿雙棲,生生不息。

疊加就像砌積木,疊高了,問題就來了。大風吹,會倒下嗎? 如果切的不是平底的方塊,那怎樣砌?如果枱面不平,如何疊起來不倒下? 

房子也像樹,要光線、要新鮮空氣,要水,所需的往往來自地面,故需要像樹幹、人像般,內藏著輸送的管子與胍絡。房子也一樣,如何把人、物從地面送上去,又如何把廢物送下來,都成疊高後要解決的問題。

各種社區服務用房,都被疊加起來,成了集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市政大樓;住宅、車庫、商舖疊成一樓,有時上部還要加幾套帶花園的別墅,下面還要加個地鐵或巴士站、大型商場,這些在香港都是司空見慣的。除了相近的用途,香港更有各種奇異的組合,如教堂撘寫字樓、住宅撘學校,劇院和畫廊撘出租辦公樓。


貫穿的問題

Core: Lift, 樓梯, Stacking, Double deck, 

Columns 不落地 

M&E, 

Transfer structure/ plate/ floor

Road arrive at upper level e.g. Hopewell 


桌面不平問題

不平底(Sloping ground) 山城e.g. 重慶

HKU Biological Science Building, British Consulate, 

樓梯建築


特殊形狀的盒子

Theatre e.g. Arts Center

高樓的結構問題

高樓的面向


奇特的配撘

School + Resi

Church + Office













Tuesday, October 18, 2016

ARSPIRE 22.1 科技對攝影藝術的影響Technology Impact on photographic art

Source: kindofnormal.com
早前,世界級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在堅尼地城工廈開攝影展,無獨有隅,我也在大角咀用閒置工廈攪了「一鳴空間」的第一個活動,當中包括三位攝影師的展覽,這也讓我決心以攝影作為ASRPIRE的主題,邀請嘉賓來談談這個很有興趣的題目─科技對攝影藝術的影響。


攝影大師Annie Leibovitz在港的展覽 (Source:LUXSHERY)
在大角咀用閒置工廈攪的攝影展覽


今天,大部份人的手機已內置相機,隨時可拍照錄像,照片拍後,可以用Photoshop 等軟件加以修飾,更有不少流動程式,連學習也不用,按幾下,便自動美化面容、修正瑕疵、剔走閒雜無關人等,要拍出可以見人的照片,基本已全無難度,加上數碼攝影沒甚麼成本,千幅作品,總偶有佳作。相比昔日,單是學習光圈快門的運作,影出準確對焦、恰度曝光的照片,已得花上不少力氣,不要說每張照片還要用上只有一次生命的菲林,再花金錢去沖曬,無疑攝影對普羅大眾已再沒甚麼門檻,這對它作為藝術媒體有甚麼意義和衝擊呢?


在跑馬地的私人攝影博F11物館
長衫薈友在攝影博物館與Douglas So留影

剛好七月十四日晚,和一眾長衫薈友參觀了蘇彰德先生(Douglas So)在跑馬地開的私人攝影博物館─F11,和他談起這個題目,他提到兩個著名攝影師的故事,正好作為我這篇文章有趣的點題。


Steve McCurry最先被發現曾經做手腳的照片
第一位是著名美國攝影記者麥柯里(Steve McCurry),最近他被發現在照片做手腳,令一眾支持者大失所望。多年來,他為《國家地理雜誌》拍下的多張震撼封面照片,如阿富汗女孩,讓人見後印象難忘。本來利用圖像編輯軟體Photoshop 來修飾作品的光線、顏色,已幾可是每位當代攝影師都常做的事情,問題是出在他修改的,不單是這些視覺效果,而是內容,因為一般人都相信攝影記者(photojournalist)鏡頭下的照片,都是現場的真實報導,而不是人為加工的結果,更大的問題是,麥柯里更一度矢口否認,直至網民合力找出多幀照片作證,他才辯稱,他已不再視自己為攝影記者,而是「視覺說故事者」(visual storyteller)。這個已跌出了大家對攝影記者的誠信期望、道德底線,不是一眾容易接受的。
陸續被發現多幀被修改過的照片

另一位是今年六月剛離世的攝影名師何藩,他在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至今仍是一代經典,當然在他的年代,並沒有Photoshop這類軟件,但他卻從不諱言自己的作品用了黑房技巧,就如以下著名的作品,那個主導整個畫面的斜角陰影乃在黑房玩的「光繪」效果。為了自己的回顧展《何藩:香港回憶錄》,他便花了 6 年時間,重整其舊作,又嘗試各種不同的沖晒方法,局部放大縮細、加入蒙太奇、疊印等元素。由始至終,他都不忌諱自己在真實的情景上,潻加了人為元素,以加強作品的畫意,因為他的理念是:「讓影像不受拍攝時間所限制,呈現新面貌、新生命和新境界,好讓人反思。」
這個三角陰影是何藩的「光繪」效果

昔日在P&T工作,公司有攝影部門,前後與多位攝影師共事,不少已在攝影界成名,Kerun Ip 至今仍專攻建築攝影,為不少著名建築留下影集,而朱德華Almond Chu 則已成為著名的人像攝影師,近年更作多方面的嘗試,通過照片表達不同的藝術意念。可惜這夜Kerun身在加拿大,Almond則有工作在身,無暇付會。幸好,還是能請來一些很不一樣的專業或業餘攝影朋友,各人背景各異,令是夜的交流更為有趣。
Almond 的人像攝影令人一見難忘

建築同業,不少都愛好攝影,我也不例外。今夜便請來建築師林中偉(Tony Lam),他常將很平凡的生活點滴入鏡,猶記得他一幀照片:圓鑊上在煎的兩尾魚,那個構圖,那個畫面,至今仍印象難忘。Tony解釋,他就是愛像齊白石般,拍攝平日生活的小節,可是近年他已大為減產,理由是"找不回那種感覺"。昔日,他拍的主要是幻燈片,每一張照片都成本不菲,既要底片、又要沖曬,故自然每張都慎而重之,認真看待,不會隨便亂拍。就可能因為今天,一切都來之太易,讓他失去這種向難度挑戰的樂趣。這與何藩因找不到更上一層樓的空間,成名後便息(攝)影,因為他深信 "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的",而另找可以挑戰自己的領域,同出一轍。
  
Eugene 就是喜愛建築硬直的線條
建築師拍建築是觀摩和工作的一部份,陳潤智(Eugene Chan)這位非建築師,卻情迷建築。10年銀行生活,出於幫忙他人而把自己帶回到自己的至愛--建築之上,他和許允恆(Simon Hui),先後出了三本談建築的書藉 -築覺IIIIII,現在,更當上了全職攝影師,拍攝建築及室內設計項目。在眾多題材中,他偏愛建築的硬直線條,除了在港拍攝,他更走訪各地(築覺II和III便分別介紹了東京和倫敦的建築),而在眾多地方中,問他這兒拍攝較為困難,他要數杜拜,因為建築物非常分散,而取鏡位置經常被路中的分車路障所阻。

另一位嘉賓,是之前已介紹過,攝影集在Flickr有千萬點擊率、四萬追隨者潘永匡(Hugo Poon),他讀測量出身,無心插柳創辦了物業管理公司,對別人來說,他該算是位業餘攝影師,但他卻直言,攝影是他的生命,其熱愛程度較專業攝影師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開始攝影,源於十一年前得識Fuji 出了ISO 1600的F10相機,出於對這麼高感光度相機的好奇,他買來試玩,結果得了莫大的驚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起初,他為拍下來的照片開了個人網誌,及後發現了Flickr這個攝影集平台,乾脆在那兒和人分享,他持續不懈的上載,慢慢吸引了一群追隨者,也引起了Fuji公司的關注,不但邀請他到外地出席公司的活動,更為他攪攝影展,還把公司所有最新出的產品,給他試用和品評,就如他現在手上的S3 Pro,正值他在試用之中。

Hugo的照片,不單吸引了網民和Fuji公司, 不時,還有人向他索取照片作不同的用途,如唱片封套、刋物網頁等,但他不希望把金錢和藝術渾為一談,故都不收取分文,這點也值得我在日後的文章進一步探討。還有,Hugo回看自己多年來拍下的照片,有莫大的感觸,他發現鏡頭下的景物,不少已蕩然無存,唯一留下的就只有照片中的影像,就如大家通過Google的街景照片,目睹了底特律城Detroit城市的衰退,不少建築物迅速變成頹坦敗瓦的景象,也凸出了攝影作為歷史紀錄的意義。
照片紀錄了底特律由盛轉衰
點心Labs 認識的另一位嘉賓Andy Kong,可說是多才多藝,他本身是個工程師,工作不單讓他成為了大型戶外LED廣告的專家,現職也讓他接觸各種保安攝影器材,甚至高清如8K的鏡頭。他還醉心航拍,曾自氣球升空的航拍裝置代表香港參加Global Space Challenge,將裝置升至9萬呎高空,又愛玩多軸的航拍飛機,我最近在大角咀攪的航拍活動,便是多得他的幫忙。

至於傳統攝影,他也是非常資深的,早於在加拿大温哥華生活的年代,他已為選美活動拍照,並當上了兼職的時裝攝影師。在拍人像方面,他分享了一些心得,他認為拍攝人像最關鍵的是要捕捉人物的眼神,並找到對象最美麗的角度,要拍得自然和順利,便要注重與對象的溝通,爭取在短時內,取得對方的信任。

聽過嘉賓不同的分享,就本題目,我看到以下的一些現象和方向:

攝影器材

猶如其他藝術創作,選用的媒體是創作語言的一部份,來的嘉賓各有喜好,用不同品牌的相機。除了鐘情於Fuji 的Hugo,有的愛Cannon較暖的色温,以拍出更好的人像,也有偏愛色温較冷的Nikon,希望拍出更自然的環境;有人拍Raw格式的照片,也有直接拍Jpeg格式的;有人愛用專業的全格單鏡反光相機,也有認為輕巧隨身、已達到一千二百萬像的iPhone 6內置相機已不頼,當然亦有取兩者中庸之道的半反相機,可說各適其式。

正因相機是攝影不可或缺的一環,相機的發展對攝影創作的影響也最為深遠。而收集個別品牌的相機更成為某些收藏家的最大樂趣。

在香港Douglas So 愛收集Leica相機;而TM Wong則收集寶麗來Polaroid相機

菲林與數碼攝影

數碼攝影的方便和低成本是無可置疑的,但在門檻降低的同時,不少人如Tony也同時失去了攝影的樂趣,那掌握技術、克服困難的滿足感。
菲林攝影,對於新一代,可能從未接觸,但我年青的助手,剛在浸大電影畢業的Joleen,因學校設有沖曬菲林的黑房,她竟迷上了這"古老的玩意"。Douglas So也曾分享,數碼攝影雖然便捷,但那種親自在黑房,一手一腳把自己拍來的影像顯現出來的感覺,是科技無法給與的。猶如傳統的黑膠唱片、蠟燭,新的產品並未能把它們趕盡殺絕,只是把它們從大眾生活的所需品,變成追求另類樂趣的小眾玩意。

相信菲林攝影是不會完全消失的,只是變成的懷舊玩意

黑白和彩色
攝影歷史由黑白菲林開始,到了今天,黑白還是彩色,已是一種個人的喜好和選擇。因為拍攝是一種減法的藝術,要在紛亂的世界中,抽取最好的一闕光影,一刻最令人難忘的神情。黑白照片正好減去了現實中的色調,一切不統一、不和諧的,在單色的調子下,都變得異常的和諧,讓人看到新的觀點,讓人與現實抽離,用何藩的說話:黑白攝影可以在他與七彩繽紛的現實世界之間,加入某種距離,使作品帶點超現實、半抽象的感覺,甚至帶有象徵意義的深度,增加觀眾思考的空間。故此,相對於彩色攝影,黑白照片對不少人來說,是相對容易入門和掌握。

科技解放了攝影
科技進步,不單讓全民皆攝,還提供了與人分享的平台,也製造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習慣和創作空間,甚麼「手機先吃」、甚麼「二次創作」,都是近年的新玩意。看得上眼的照片,垂手可得時,甚麼是好的照片呢?怎樣的照片才稱得上是藝術呢?

真、善、美、珍
在一片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現代藝術風中,我更相信原始的價值--昔日的真善美。在David Bate的Art Photography 一書中,他把攝影分為三大類,pictorialism、documentary、conceptualism,分別追求畫面、紀錄和概念,就如文字,它可以寫出不同型式的作品,而每種主題的創作,對真、善、美的標準都有所不同,這也是人們可以接受玩概念攝影作品,全幅用軟件創作,卻不能接受攝影記者Steve McCurry 絲毫作假的原因。

除了真善美,我還加了一個「珍」字,在任何年代,藝術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珍貴性在內,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捕捉別人捉不到的,敢說別人不敢說的,帶人經歷別人未經歷的,達得到別人達不到的認同,也是一件作品能昇華為藝術的重要因素。當人人不難拍出可以入眼的照片時,我們自然會把尺度提高,追求另一級別的「珍」

就如早前在策展一文提到,在不同年代,這份"珍貴性",由不同的人來定論,曾經是教會、貴族、以至博物館策展人、畫廊買手,到今天,珍貴的標準可能是時間的考驗和認同的人數,再不是誰人說了算,就如票房對於電影,是其中一項相對客觀的標準。我離開大公司自己做創作,便知道要人說聲好不難,要人用金錢為你的創作投票可一點也不容易,況且,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只是通俗謀生的創作,如曹雪芹、金庸、豐子愷、黃沾,經時間的箍選、人民的傳頌後,便會成為最真實可貴的藝術。

Saturday, August 13, 2016

ARSPIRE 21.1 讓香港智慧起來 Making Hong Kong a Smarter City

甚麼是Smart City「智慧城市」(或智能城市、聰明城市)? 當全球每個城市都爭相要變成智慧城市,不幸的,我們深愛的香港在這場世界競賽上,去年還是排行22,今年已跌至39,為甚麼會這麼落後呢? 我們又如何可以迎頭趕上?

當不少人慨嘆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都遠較其他、甚至國內的大城市落後,不要說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竟然還有不負責任的議員在阻撓,香港政府一直採取著"先立法監管,後落地"的做法,至今Airbnb 、Uber 、滴滴出行等新科技服務都未能合法在香港操作,流動手機支付還未普及,政府的線上資訊和服務,仍是相當片面,許多平台還不甚易用(user friendly), 私營機構則各自開發自己的裝置,沒有整合和互通,未能讓香港市民第一時間享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和舒適;相反地,國內對新科技的態度便很不一樣,讓小企百花齊放,採取「先發生、後規管」的方針,才會締造了如weChat這類服務無遠弗屆的應用程式


武漢的士司機堵塞馬路,抗議生計受到軟件召車服務影響

可是,早前國內多個城市,如遼寧、大連、武漢、西安、南京 等地的的士司機,不滿那些利用叫車軟件提供載客服務的專車,影響到自己的生計,先後上街抗爭,堵塞道路,甚至發生衝突,才讓我們發現保守的作風,也不是完全沒有它的道理。不過,除了消極地應對這些顛覆著傳統經營模式的轉變,我們可有更加積極的方法和態度,去迎接這些"新常態"呢? 

環顧周邊城市,新加坡政府便修改法例,並補貼受影響的司機;台灣便由政府主導推出近似Uber的移動召車服務,讓市民可以享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好處和方便;香港現在的政治環境,政客為了保著自己的政治籌碼,所有選民反對的東西,不管好壞,也只會阻撓,立法局塞滿了一群只懂拖香港後腿、不負責任的議員,香港那有可能跟得上世界科技進步的步伐呢? 


大家在細聽Eric的講解

這夜非常多謝楊全盛先生(Eric Yeung)來到我這小小的平台,本來答應赴會的還有環保建築專家、城市規劃師、地下管線專家等, 但都無獨有偶,臨時未能出席,雖然有點失望,幸而,Eric 還是為我們非常詳盡地分享了他的知識和看法,為我提供了探研這題目的線索,撰寫這篇文章的綱領。Eric 的背景可不簡單,他不單是香港軟件協會的主席,他發起了"智慧城市聯盟Smart City Consortium",成為聯盟的召集人,組織起香港公私營機構,推動香港向智慧城市發展,自今年三月中成立至今,竟在短短數月內,召集了百多知名機構作為會員,希望幫助香港建立發展智慧城市的藍圖和基制,Eric 的魄力和宏願、那份強烈的正能量,對這個艱巨工作的不遺餘力,實在令我非常敬佩。



甚麼是智慧城市 ? Eric 解讀為能善用科技來改善生活質素的城市,如提高效率、建立更方便、更無障礙的服務和環境。借用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國》白皮書 的內容,智慧城市具備四個基本特徵:全面物聯、充分整合、激勵創新、協同運作。

這聽起來有點抽象,但若把城市當成人來看,我們則會期望這有智慧的人,"話頭醒尾",反應快,會變通,高效率,善用資源,這樣的人自然具競爭力,有條件享受較好的生活。放諸城市的交通,我們可能會期望在這樣的城市,街道井井有條,不塞車,不生意外每輛車都物盡其用,不浪費載客量,節省能源,減少污染。街上安裝的智能交通燈,會按路面程況,減少行人及車輛的等候時間,甚至遇上事故,如火災、交通意外,會自動讓出路來,讓緊急車輛一路通行無阻;相反的,遇到要攔截的匪徒時,則會處處紅燈,幫忙阻截。市民生活,企業經營,亦會更為便捷和安全,無需繁瑣或不必要的手續,人生病了,機器壞了,程序出錯了,會自己發現,並適時通知有關單位,加以治療和修正

要各式硬件有智慧,就要從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開始,先要有感應辦知環境的能力,並能互相分享,把個別的資訊從點聯成線、再結成網,數據互聯互通,進行分析,以便作出快捷的判斷,適時適當的反應。我在一個IOT的會議上,便聽到香港藥物學會副會長蔣秀珠女士介紹一個真實的智慧系統eDrug Manager,通過物聯網,藥物可以全程受到監察和追蹤,直接減低了配錯藥的風險,更可確保藥物或疫苗不會在不恰當的温度或環境中變壞,又或因過期而棄置,造成大量的浪費,更可配合應用程式,為病人提供更詳盡的藥物資料、更明確的使用指示,甚至在身邊提醒病人適時服藥。




除了硬件之外,Eric 一再強調資訊互通的重要性,只要建立好標準,就容易在市場取勝(Win the Standard, win the market)。要鼓勵人們為城市開發好用的應用程式,必需建立共通的編程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以便初創企業可以將之嵌入自行編寫的程式之中。也要將重要的數據開放 Open Data Architecture,將政府資訊公開給市民或企業應用。除了政府,還要鼓勵私營企業開放資料,不攪山頭主義。我不懂電腦語言,但相信這和人的合作無異,要群策群力,必需要能互相溝通,要明白對方的語言、文法和標準,要不自私互相分享資訊,建立強大的資料庫,方能掌握全局,作出快而準的決定

「智慧城市」Smart City ,對科技和建築領域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實際上,兩者在許多方面,都有交疊的地方,有些詞彙更是相同的,雖然各有各的解讀。對建築業及一般人來說,Architecture 指的人類生活環境的建設,在科技界,Architecture 架構的是電腦運作的大環境,應對問題的策略; Infrastructure 對建築師來說,是城市的基礎建設,建築、交通、管線等,在科技界,Infrastructure 是整個科技營運需要的配套:軟硬件、網絡、規則、人員等。當我第一次聽到人說他的工作是Developer,馬上聯想到他是做房地產發展的,後來才知道他其實是做軟件開發的。近年,我誤打誤撞地涉足科技界,開創了一個算是和Smart city靠邊的概念aTTempspace, 最近還攪了一個大製作,這些經驗都大大擴闊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多了新的角度去看都市的發展和規劃。


智慧都市的國際權威Boyd Cohen 便把城市分成六大範疇來理解:經濟、環境、流動(mobility)、生活、市民、政府,再細分成18個領域,並制定62個指標。在亞洲,香港(39)則一直排行在首爾(8)、東京(12)、新加城(22)之後。
Boyd Cohen 建立的Smart City Wheel


細看Smart City 的多個範疇,都與環保城市和建築的目標一致,都是朝向更好利用地球資源、改善環境與人民生活的方向,例如節能、善用再生能源、集體運輸、環境污染監控、垃圾處理等,只是資訊界的手段是軟件,而建築界的則更強調硬件,但試問今天,有甚麼東西不需"軟硬兼施"呢? 以能源為例,中電也曾實驗,利用智慧電錶Smart meter,配合程式,監察家居用電,鼓勵市民分開時段,不要集中在晚上7 至9 時的高峰期,以便減低用電的最大負荷和相應的發電機組數量,只可惜在香港,電力公司的利潤與成本掛鈎,根本沒有誘因讓機構減省投資和市民的用電量。



說了許多香港的不濟,但爛船三斤釘,香港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多年來的發展,香港擁有發達的基建、良好的硬件,香港是亞洲人均手機滲透率最高的地方,香港人換手機至為頻密,香港也擁有亞州繼南韓最快的網速,有良好的法律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香港的密度,也讓許多新科技、新產品較容易經營,找到效率和商業的生存空間。在某些範疇,香港更是相當先進的,如機場行李處理、斜坡、醫療都非常出色。醫療方面,香港便建立了全港性的電子健康紀錄系統-醫健通,促進公私營的醫護單位的協作,互通病人的健康資料,以便加強服務的連貫性,提升醫療服務的質素。有了這個網絡,即使病人轉往不同的醫院或診所診治,資料仍能即時傳遞無誤

但有時,某方面的先進,反而會疾礙了進一步的發展。曾幾何時,香港的八達通是全球最先進的付款系通之一,可惜不進則退,隨著新科技的出現,香港今天在流動網上付款方面,已遠遠落後於其他城市。

在身份辦識方面,香港的身份證除了出入境及充當圖書証外,別無用途,不要說用作車牌,核查個人資訊,行車扣分情況等。城市如愛沙尼亞,市民已不需身份証,改為使用流動智能身份mobile electronic identity,這身份可以讓市民享用多種公私營的服務,如銀行、醫療等。




Eric進一步解釋,香港在交通方面也是相當落後的。例如,香港的泊車咪錶,用的還是二十年前的科技,不能中央收集車位停泊情況,又如何為市民提供那兒有泊位的訊息呢?香港監察路面情況,用的是傳統的攝錄鏡頭,又如何整合成有用的數據,讓駕駛者了解道路的塞車情況?公共交通方面,至今亦只有九巴建立了流動程式,為市民提供巴士到達的時間,即使城巴、新巴提供相應的服務,系統怕也難與其他公司連接,市民就只能安裝多個獨立的應用程式。要改善這點,便需要進一步協調,政府要對機構威迫利誘,甚至將開放API、數據等要求,引入成為續牌的條件。



至於政府數據,除了天文台外,許多都沒有對外開放。舉個例子,香港前測量師學會主席梁守肫先生便在報章撰文指出:香港具有齊全的「地理資訊」和「空間數據」,只是不夠開放。26個政府部門如地政總署、路政署、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等,提供了超過180種空間數據的「地理資訊地圖」(GeoInfo Map),可是各自建立專屬的地理資訊系統(GIS)供內部使用,卻少有互通,也不開放給大眾閱覽,更未提供應用編程介面API。幸好,財爺在最新的預算案中提出,要「完善現有的地理資訊系統,研究連結和整合香港的空間數據,包括架空、地面和地底的設施位置和相關資料」。

正如我在ARSPIRE物聯網一篇指出,這些問題,許多都並非源於科技,更多時是其他的人為因素,如法律、人身私隱、知識產權,甚至政治問題。Eric 舉了一個例子,多年來,各方都希望能為往返大學站至科學園一段路的市民,提供單車代步可惜遭擔心責任問題的區議員所阻撓,至今仍未能成事,不要說其他更大膽、更創新的服務。


2013年的計劃,至今還未能落實

今天的香港有點不幸,如Eric 所述,多年的拉布,立法局每年的撥款大幅削減,政府那有資源牽頭攪甚麼大型的科技創新項目呢?更不要說那排除萬難的魄力。其實,香港並不缺錢,缺的是自知不足的醒覺,缺的是鎗口向外而不是自我拖垮的意識樂見社會進步的一群,唯有寄望新的選舉有機會撥亂反正。

也希望一向以民間活力見稱的香港,能趕上Boyd Cohen提出的Smart City 3.0,承接由下而上的一浪,(之前的1.0和2.0,分別由科技及政府驅動)。 在這個困難的環境Smart City Consortium 這類民間組織變得特別重要,社會也要合力締造更開放、更包容的氣氛,而不是只會棒打出頭鳥,整天只會問責、駡人,要知道所有創新都建立在失敗之上,社會不接受別人犯錯,誰有勇氣嘗試新事物、新政策?不攪創新,社會又何來進步呢? 



Friday, July 1, 2016

ARSPIRE 20.1 自拍年代的愛美產業- Beauty consumption in the age of "Selfies"

愛美怕是與生俱來的,是人適應物競天擇的能力之一。也想怕,沒有一個年代,比現在我們更容易看見自己的容貌,由鏡子是珍貴的家品丶相機和拍照是富人的玩兒,到今天,每人手上都有一部手機,隨時可以變成鏡子,隨時可以自拍並發放照片;新朋友的第一個印象,不一定來自第一次的見面,更大機會是來自某人在What's app、Facebook 或LinkedIn 上傳的照片。像數越來越高的鏡頭,讓人把微細的瑕疵都看出來,(雖然同時也有許多修飾照片的軟件及行動裝置),各種閉路電視,即時視像對話,更讓人差不多每分每秒都生活在鏡頭之下。



曾經有人把全球人類的面孔來個平均合成,得出來的都是漂亮的臉,証明「美」是人類對一些綜合標準的認同。愛畫人像的我,更完全明白人的「美」,其實有不少客觀標準,有說得出來的魔法比例和定律,讓人深深感到造物的靈妙(但在此不詳談了)。



大多數的人都愛美,特別是女性,打從頭髮、臉孔、身形、衣服、鞋履、配飾,無一不是一個讓人花上不少時間的生活環節,一個比重不輕的生活開銷。縱使並非天生麗質,後天還是有許多可以花錢買的姿色、可以將勤補拙的地方,所以有說:「世上只有懶惰的女人,沒有醜的女人。」也因為這個產業的利潤可觀,特別是品牌美容化粧產品,東西細小而價格不菲,它們總佔據著最佳的地段,租金最高的樓層,就如百貨公司的地面層,見到的總是大化粧品牌的專櫃,因為它們可以承擔每平呎最高昂的租金。
典型的百貨司首層賣的都是美容化裝用品

雖然自己不算很愛美,但為了這個知識分享平台,又再次讓我接觸自己不熟識的課題了。是夜請來了兩位護膚品行業的創業家,有生物學家劉家強博士(Dr. K.K. Lau),他涉足多種生物科技,其中包括護膚品研發,現在是5100化妝品有限公司的研發部總監。另一位嘉賓是年不到三十的女創業家,黃紫媛(Christy Wong),她白手興家,打下一片美容的江山,現在是愛美仕(國際)有限公司的行政總監。

劉家強博士(Dr. K.K. Lau)的學歷一籮籮,既是生物學博士、環境及生態學科學碩士、生物化學學士,又有教育文憑、保及微生物技術顧問、永續栽培設計證書,又是永續栽培學苑、EM有效微生物協會創會會員,他一直研究微生物在污水處理的應用,有趣的是這聽似很髒的科技,竟可以和美容相題並論,KK 解釋箇中關係,聽起來又真的挺有道理,我們每天潔面護膚的工作,不正是在對抗環境對面部的污染嗎?他成功研發的生物技術,被應用到護膚品上,並獲取了相關的專利,後來得到國內西藏冰川水品牌5100垂青,將專利科技結合冰川水的成份,成就了5100的化妝品系列,現在是該公司的研發部總監。為了加強產品的公信力,品牌更將生產基地移來香港,再藉CEPA推回國內,最近他的公司更成功進駐香港科學園,成為香港栽培的創新料技之一。


大家在細聽KK生動有趣的分享

KK解釋,美容產品就好像秘製的醬料,各品牌有自己的獨門單方,而水是護膚品的重要成份,特別是亞太地區,水多脂少的配方,更適合潮濕悶熱的天氣。要研發一種新產品,往往要花上多年的時間,且成品還需要進行全面的化學測試,是一個不細的投支,所以品牌一旦找到良方,都不會進行很大的改變,但如果客人對產品有意見,還是要作出改良,又或要保持產品的新鮮感,讓人感到它與時並進,那一般都只會盡量舊酒新瓶,做輕微的改動,加入少許新的元素,以節省測試的成本,也同時減低開發新市場的風險。


KK告訴我們,美容產品的質量和價格,不一定成正比。他舉了個實例,他在香港的化工店,可以用很實惠的價錢,買到不賴的天然精油,但若原料被包裝成美容產品後,則可以價格不菲,因為原材料只佔成品價格一個很少的份額,更多的金錢是用在市場推廣之上,特別是著名品牌,要花上大量的金錢聘用代言人,刊登廣告,攪推廣活動。


Christy 非常年青有為,白手興家。

另一位嘉賓黃紫媛(Christy Wong),她的美容產業並非一開始便一帆風順。早年,她嘗試做韓國BB Cream的產品批發,但由於沒有經驗,定價非常謹慎,也不敢放在上架費昂貴的地方出售,所以銷售並不十分理想。但後來,她慢慢發現這些成本是不能慳的,定價寧可高一點,讓推銷員有較豐厚的提成,銷情反而更為理想。09年Christy 率先從韓國引入蝸牛面膜,並在莎莎出售,面膜慢慢成為了她的重要產品,到現在,她甚至在官塘開設了面膜的專門店Maskland,售賣二、三百種的面膜產品。多年來的研究和親身體驗,讓Christy對不同材料、不同成份有深入的認識,她認為面膜特別適合繁忙的都市人使用,因為它省卻了多重的護膚程序,既不用費精神塗這個、塗那個,做補濕、攪平衡,又可同時讓身心休息,享受片刻的呵護。不單面膜的應用,據網上的資料,省時、多用途亦是美容產品研發的方向,多合一功能的產品....

在推廣產品方面,Christy沒有花金錢賣廣告,她利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站,不時上載使用的示範片段,又或發放一些小禮物,慢慢建立自己的追隨者。也因為美容產品,沒有絕對的靈方妙藥,可以同時適合所有人,因為每個人的皮膚和喜好,都因人而異,所以美容是一個相當個人化的產業。亦因此,Christy開設的專門店,讓客人親自體驗和嘗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她希望她的專門店,日後可以像Log On一樣,將美容產品帶進生活,成為生活品味(lifestyle)的一部份 。

Maskland 在觀塘開了樓上的體驗店

談到美容產品的趨勢,KK簡單歸納為兩點,以天然代替人工,以東代西,更注重材料是否天然有機。中草藥成為了美容的重要成份,他舉了最近火熱的產品--七白為例,七白包含了七種以白字為首字的中草藥,製成各式的面膜和美顏霜,這古方相傳是三國時代張貴妃保持皮膚皎白的秘方。將傳統漢方應用到美容產品上,韓國在這方面已非常成功,品牌如雪花秀后(Whoo)已廣為人知,在掌握發酵技術方面亦相當成熟,並應用在七成的產品之上,韓國美容產品的更新速度亦非常快,不停推陳出新,性價比亦高,讓人不能不佩服韓國的軟實力。追問韓國通Christy,為何韓國人近年能有這麼驕人的成就,其文化已幅射全球,Christy 認為韓國人非常樂意嘗試新事物,政府在提攜產業方面,不遺餘力,當娛樂事業興旺的時候,連帶許多其他的產業,都受惠於文化的植入和明星的效應。


至於許多人都相信男性美容是一個冒起的龎大市場,但從嘉賓口中,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少,男士樂意花費的,都是比較功能性的東西,如除黑頭的鼻貼,始終不像女性那麼愛美,在香港,會照料自己皮膚的男就可能只有二三成的人,較之韓國,有五成的男士會花費在美容之上。

許多行業的趨勢,亦同樣發生在美容產業上。如對著名品牌的忠誠度下降,特別在成熟的市場,相對國內人,香港人不少已不會盲目相信名牌,更信自己的體驗。此外,架設網購平台,建立會員制度,作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及留住顧客的策略,已成為了大小品牌必做的工作。但在網購這方面,香港卻沒有像國內及歐美國家那般盛行,網購不發達,自然也減低了物流業的發展速度。這可能因為香港實在太方便了,總不難找到實體店,親自揀選和體驗,得到貼身的服務和享受即時擁有的樂趣。與此同時,我們亦發現,個別品牌已開始利用自動化的售賣機,出售面膜產品,這銷售渠道是否成功,大家將拭目以待。

雖然網購來勢洶洶,但聽到銷售員對產品銷情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美容產品需要親身體驗的前題下,相信實體店仍然在很大的存在價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還不是輕易被全盤取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