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Monday, May 30, 2016

ARSPIRE 19.1 空中綠化 Greening above ground

這篇文章寫得很遲,距離分享會已有兩個月了,慢工卻讓我遇上了香港首宗因做天台綠化而整個天台頂棚倒塌的意外,頓時變得非常應時,也因此,在談到結構及其他問題時,不得不加點筆墨了。


5月20日城大胡法光運動中心35x40米的屋頂倒塌

天台綠化、空中花園,是人離開土地懷抱時,拉近自己與大自然距離的紀念品、慰藉心靈的情書。特別在高密度的都市,土地是最寶貴的資源,市民最珍惜的怕是都市中鮮有的綠州,最令人羨慕的,怕是帶花園的生活空間。高空發展讓香港人慢慢孕育出「空中」的文化,與台灣的「在地」文化,正好來一個對比,香港不單有不少花園建在空中,連樹也可倚石牆而生,全不著地,(許多年前,我便將這些奇觀異象,寫了打油詩「大樹花園半空浮」,收納在我的香港十八絕打油詩集中)。

香港平均密度不算特別高,但建設卻集中在很小的面積上,這種極密極疏的發展模式,不單為香港寫下了「留得青山在的傳奇」─擁有冠絕全球最大比例的郊野公園,也讓香港人逼出善用空間的智慧。這個都市發展模式,成了許多城市的榜樣,不少外地政客和學者,紛紛來港取經。還記得三年前,我在深圳參加有關都市密度極限的研討會,分享香港城市發展的故事,眾學者無不讚歎香港發展了一百六十多年,土地只用了四分之一,相較只有三十歲的深圳,已耗用了超過一半的土地。 


香港一百六十年只用上了四分一的土地


深圳三十年已耗用了一半的土地

高密度發展也讓香港人享盡咫尺之便 (Convenience),換來寸金難買的光陰 (Efficiency),還可享受親近之情(Intimacy),嘗多元之趣(Diversity),甚至悟出市井之寧(Security) ,愛蒼生之懷(Community)。無疑香港人生活忙碌,沒有好好享受慢活的樂趣,但若論量不論質,香港人一生怕省下不少生命,沒有浪費在漫長的等待、以及舟車勞頓之上。

在享受這些高密度生活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生活空間擠迫、熱島效應等,而天台綠化、空中花園,正好成為了這些問題的解藥。植物能吸入二氧化碳、釋出氧氣,某些植物甚至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土壤是很好的隔熱材料,有植被的屋頂成了熱島中的蔭棚;種了植物的陽台、平台、天台,讓人在灰白渾濁的環境中看到一眼青綠,嗅到一口帶土壤味道的空氣,就好像都市生活的維他命。
眾嘉賓和我的好朋友關鳴

今次響應好朋友關鳴的邀請,我將ARSPIRE搬到廣州去,借用他三月二十日思想沙龍的平台,探討「空中花園」的主題。對於這個議題,我不單有在希慎廣場的實戰經驗,它是我一直研究高密度文化的重要環節之一。除了我之外,還請來了兩地的嘉賓,包括上市綠色企業,廣東東籬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的董士長 徐玲廣州柏思園林景觀設計的設計總監劉停豔,也有香港的初創社會企業-雲耕一族(Rooftop Republic)的聯合創辦人徐伽(Andrew Tsui), 共同探討空中花園的發展,作為戶外生活節的活動之一。


2008年,我被希慎置業前主席利定昌先生,希望改善銅鑼灣環境污染問題的宏願所打動,離開已任職二十二年的公司,轉職到希慎,為他帶領團隊設計及興建了他們的新項目希慎廣場。在這項目,我們嘗試為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找答案,通過在大廈低層「開窿」,插入幾個「城市綠窗」(Urban Window),打破建築是城市屏風的宿命,避開成為"街道狹谷(Street Canyon)"的罪魁禍首。這些「城市綠窗」同時為建築做了幾個特殊的平台,加入不同的綠化後,為城市提供了多種不同用途的空間。在四樓,三層高的大空間對公眾開放,成了銅鑼灣鬧市中的綠州;七樓平台的Shelter是有新鮮香草入佐的園林餐廳十七樓建了人工濕地,潔淨上層辦公樓的污水;屋頂則成了利園區用戶們的天際農圃,(在此我要強調這一切都出於自發,項目早於政府的綠色建築政策出台前,也沒有利用過這些來為LEED的白金認証加分) 。這個嘗試,實驗了新的垂直建築發展模式,讓有機生活植入於高層商業建築之內。



把大自然帶入建築中,便要克服「高空」的種種問題,首先當然是如何騰出空間。今天的屋頂,更多是用來放置空調及其他機電設備,要把這些搬離屋頂或疊起來以騰出面積,已是一項不少的投支。在裙樓屋頂,許多時還要提供消防車的車道,在國內,昔日還可以做隱性車道,以草被將車道隱藏起來,但法規越來越嚴,今天已不能這樣做了。除了車道,屋頂有時還會挖出天窗光井,在希慎廣場四樓的空中花園,地上的玻璃部份,正是中庭的天窗,玻璃不單要承受荷載及行人心理及生理的安全,還要滿足防火的要求,更要考慮玻離破損時如何更換,當年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


左:玻璃平台成為中庭的天窗;右:隱性消防車道
除了自然產生的裙樓及塔樓屋頂外,香港建築物更有不少是「爬」山而建,拾坡而上,形成了台階式的設計。建築物也通過不同的結構,如像橋般「架」、「挑」、「懸」出空間,我把這些歸納成「慳位十三招」,以表揚香港人善用空間的智慧

花園不能沒有植物,植物便需要水、土讓、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一點也不輕,都為地板帶來沉重的負荷,所以在設計階段便要預留相關的重量。如果要植樹,在坐的劉停豔老師,便建議設計中的泥土深度最好不少於八十公分。近日,城大運動中心屋頂倒塌,我也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有建築常識的人都知道,運動中心是大跨度建築,如果上層不作其他用途,一般都會做很簡單的混凝土結構,甚至很輕巧的鋼結構,以減低成本,荷載也只預留少量人員在屋頂進行偶爾的維修。在這麼輕的結構上做綠化,如果還用上傳統較重的泥土來種植,便真的有點匪而所思。

許多時我們為免超出結構的承重能力,會把較重的植物、花盆佈置在承重能力較強的樑柱之上,當然最好莫過於在設計時,把荷載的要求都一併考慮進去。當遇到荷載不足以承受傳統的栽種方法時,可以改用特殊的輕質材料,如媒灰、陶粒、泡沫板等,坊間也有不少只有幾公分厚的專利系統,讓很輕的植被像草氈一樣舖在屋頂上。在希慎廣場的各個綠化空間,因為是新建築,我們一早已預留了綠化的荷載,在建築圖則上標示為花池(Planter),雖然屋頂原先只計劃作一般綠化用途,當決定做農圃時,我們便在原有的泥池深度的基礎上,輕微局部堆出一行行的種植帶,結果還是能夠種出很好的農作出來。

除了土讓,陽光和空氣在高空好像是隨手可得,但有時卻是過之而無不及,要面對大風,甚至颱風。昔日在希慎廣場時,我們便曾以小石壓著濕地植物的根,因風大得差點把這些高挑的植物連根拔起。
小石讓濕地上的植物不至連根拔起
有水自然還要解決來水及排水,甚至滲漏的問題,除了要做好底部的防水外,更有效的是做好底部的找坡工作(即做出輕微的斜度),水不積存便大大減低了滲漏的風險,但也要不時留意排水口是否會被落葉或其他垃圾堵塞。當遇上建築的伸縮縫時,這更是一大挑戰,伸縮縫如何不會成為園中的一道瘡疤?在濕潤的環境中,伸縮縫如何不會滲漏,為下層帶來滋擾呢?劉停豔老師,便和我們分享了她的一個個案,她曾聰明地以一條棧橋,解決了一道劃過人工湖的伸縮縫。而在我的經驗中,做防滲工作,最有效的方案,莫如一開始便假設已有滲漏,直接在縫隙下預留導水系統,將滲入的水排出。

高空種植還要面對垂直運輸的問題,那怕是前來打理的人員,還是各種物資,如泥土、綠苗、工具等,如果要用上較大的樹木時,還要考慮如何吊運大樹至現場。如果綠化空間要對外開放,訪客的流線便要細心考慮,如在天台的農圃,一般都沒有電梯直達(有時是限高的問題),外來的都市農夫如何到達天台而不會滋擾頂層的用戶,都是要解決的問題。有些現存的天台,原先沒有考慮給人使用,所以連圍欄也沒有,若要改成可給人享用的綠化空間,這些安全問題便不得不解決了。

在空中建花園的好處是無庸置疑的,所需的荷載,各種解決技術問題的措施,是否應納入建築物設計的基本要求呢?要進一步普及,除了硬件外,還有許多其他軟件問題,日後誰來維護,那兒購買需要的植物苖、材料和工具,不單要有價錢合理的產品外,還要提供完整的產業鏈。都市人雖說人人嚮往綠色的生活,但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付出較多的時間、願意日曬雨淋去照料自己那片綠色的天地,又是否具備需要的知識,對園藝的興趣,去克服栽種植物的種種困難。


Andrew分享雲耕一族的工作
雲耕一族(Rooftop Republic)解決的正是軟件的問題,聯合創辦人徐伽(Andrew Tsui)便分享了雲耕一族的經驗,因民以食為天,他們便以耕種食物作為切入點,推廣天台菜園,讓閒置的天台空間得以善用。Andrew分享了藝穗會的個案,在這120年的歷史保護建築上,結構工程師出身的Andrew做了研究後,在屋頂有承重能力的位置上,以花盆種植,並安排好前來做農務人員的時間表,讓屋頂成為鬧市中的農圃,讓都市人享受農耕的樂趣。在天台"雲耕"還有另一種享受,因為不少天台都有尚佳的景觀,如在中區的美國銀行大廈的天台農圃,便可以一邊耕種,一邊欣賞無敵的維港景色。除了種植瓜菜外,還可以加入其他有機生活環節,如做瑜伽、廚藝示範,做製作天然護膚品等,農獲也不單可以自己享用,通過一些志願機構如食物銀行,辛勤的成果更與人分享。

劉老師分享她的經驗
硬件方面,劉停豔老師提出多個發展趨勢,對她的點題,我是非常認同的,從我的經驗,要普及一件新的事物,一項新的運動,的確要涵蓋多種因素:

1. 專業化/ 規範化
要在空中做綠化,便要面對上述各種問題,如荷載、給排水、交通、擋風等,只有在設計時一併考慮進去,日後用戶方能很容易自行將餘下的陽台、平台、天台等空間,變成自己的空中花園。但在規範化的同時,希望不會過度刻板而欠缺彈性,不會因個別的人為失誤而封殺了在現存建築物做綠化的機會。

2. 生態化
綠化並非只是建設,日後的維護非常重要,是一項長期的金錢與人力的投入。要減低維護成本,除了要設計好系統外,也要揀選適當的植物,而每個區域、每個方位都有自己適合的品種,如嶺南地區,便有不少原生的植物。此外,耐旱的植物可以減少日後的灌溉,而朝向"野生"的設計,則不用花太大的力氣把植物修飾得很整齊。


看來像野生的花園

3. 裝置化/產品化
不是每家每單位,都能聘請專業為自己度身定造自己的一片私家花園,若綠化系統能產品化,人們可以購回來安裝,且有售後的支援和配套,將大大降低一般市民做空中綠化的門檻。

4. 高性價比/ 標準化
即使有了產品,售價也決定了產品的普及程度,設計若能標準化,將有利於大規模生產及提高性價比。

5. 智能化,高新科技的應用
今天,沒有那一個行業可以忽視科技帶來的新機會。結合不同的軟硬件,人們可以利用手機監控家中植物的生長環境,利用互聯網,特別是中國非常發達的網上銷費,產品可以接觸客群,更可以在網上建立平台,分享知識和耕種的樂趣。

6. 精細化/ 量化
綠化對生活質素的改善,是不用懷疑的,但一如所有事情,只有能融入生意模式,為人類帶來可以量化的具體效益,才能片地開花。如一個綠化系統能減低多少碳排放,對物業出租、租金回報有甚麼幫助等,都是較具說服力的推廣工具。

在綠化產業方面,廣東東籬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個找緊上述趨勢,非常成功的例子。公司的董士長徐玲便和我們介紹了她們研發的立體綠化生態系綠及輕型的屋頂綠化,這些高新技術讓東籬拿了二十三項專利。東籬先後在多個大型項目,應用了上自己的專利科技,如在廣州的太古匯,在特定的結構位置,種植了許多大樹,讓商業空間和綠色生態景觀完美結合。 
廣州太古匯在天台種了大量樹木
東籬的產品還包括了不用溉灌的植被,植物除了使用回收來的雨水,甚至可以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在嶺南天地,東籬在大量的屋頂上以植被做保温隔熱,建築物降温的成效超過5-7.4度。東籬至力推廣天台種植,更以"美化建築第五立面"為口號,因為中國市場龎大,單是天台空間便有 400億平方米,即使只是百份之二十會做綠化,已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東籬美化建築第五立面

東籬的成功是可以預期的。全球都在推動可持續的生活,要建立更低碳的城市,國家也大力支持綠色產業。我經常和人說,我餘生的使命,是做優質高密度生活 (Quality Compact  Living),希望通過不同的媒體:建築、傢具、產品、藝術創作、甚至科技,將香港「留得青山在的傳奇」,和香港人「逼出來的智慧」和全世界人分享,因為我深信香港的都市發展模式,是值得全球借鏡的。

要提高都市人的生活質素,如何能在有限的生活空間引入綠化,成為一個重要的設計議題。更難解決的是都市人生活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做維護工作,所以產品最好不需要太多的打理,甚至做到自供自給,建立自然的循環系統。機緣巧合,有機會和漁菜共生的劉博士一起研發這方面的產品和傢具,有結合香草園的魚缸,有結合花盤、魚池、寵物屋、養魚糧(幼蟲的孵化器)的陽台沙發,有像景觀擺設的花草水簾等。雖然產品初型已出,但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如生產鏈,成本控制,銷售渠道等,要能做出一件有真正市場的產品可一點也不容易啊。
在優化及測試中的"漁菜共生'概念魚缸


結合花盤、魚池、寵物屋、養魚糧(幼蟲的孵化器)的陽台沙發
在空中做綠化,要面對的技術問題一點也不少,處理不好的確會產生問題和意外,但我們卻不能因為個別的人為錯誤而從此扼殺了空中綠化對高密度城市帶來的種種好處,為都市人生活質素帶來的改善。釐清現存規範上的灰色地帶是有需要的,但也希望不要把門檻設得太高,嚇怕將來想攪空中綠化的人啊!